【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的手机拿得起放得下?】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在中学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经常会有家长因为手机来向我“叹苦经”。有的家长说,孩子总是机不离手,不管看着心烦,一管常常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也有的家长说,没收了孩子的手机,过两天又发现一个,再没收又发现,让人哭笑不得;还有家长曾声泪俱下告诉我,他和孩子为了手机的使用互相发生了严重的肢体冲突,希望老师能代为保管孩子的手机……

事实上,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对手机依赖不大,绝大多数手机问题往往来源于校外和家庭。我也曾和学生有过多次激烈讨论。作业不会做就用手机搜答案;游戏玩起来就停不下来;刷视频、聊天、听音乐占用大量时间……对于学生们而言,他们心里都很清楚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但如何让他们拿得起、放得下,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需要教师和家长更多智慧。

家庭协商手机使用规则,不仅管孩子还管家长

相关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10%的家长根本就不让孩子玩手机,甚至孩子一上网,家长就紧张;60%的孩子正常上网查资料也曾被家长误以为在打游戏;沉迷网络的孩子与不沉迷网络的孩子相比,他们家长上网频繁的比例会高16%,亲子不交流、各玩各的的比例高10%。调查同时显示,那些简单粗暴禁止孩子上网的家庭中,孩子反而更容易沉溺于网络。

面对孩子的手机,这些家长往往如临大敌。可很多家长一边说着手机和游戏的不是,一边自己又放不下手机。其实,要管理好孩子的手机,并非简单地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长,手机管理的过程是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是家长自己提升自律意识的过程。

对家长而言,以身作则是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一个好办法。不妨在家庭中协商一套手机使用规则,不仅仅针对孩子,而是用来管理全家人的手机使用。家长要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长以及合理使用手机的流程与奖惩机制,明确必须共同放下手机的时间点。例如,吃饭时不碰手机;写作业时不用手机;与父母、同伴交流时不碰手机;睡觉前不玩手机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手机,其实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律而并非他律。

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建议不能只由家长说了算,而是全家人一起讨论。孩子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往往更愿意去遵守,而这一过程也能让他们学会通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方法。

尽力当好“玩伴”,让孩子感受手机之外的精彩

家长需要及时告知孩子网络世界信息良莠不齐,引导孩子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要指导孩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增强上网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最重要的是,家长日常应该努力当好孩子的“玩伴”,多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并帮助孩子多创造与同伴、大自然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体会手机以外的乐趣。

有一个场景人们经常会在餐厅里见到——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家长会塞给孩子一个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让他自己玩。正是因此,孩子逐渐养成了摆弄电子产品寻找乐趣的习惯。管好孩子的手机,一要早,二要亲力亲为。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信赖的“玩伴”。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手机,正是因为他们缺少玩伴和活动,包括缺少父母的陪伴。学习之外手机成了最快逃避现实的“伊甸园”。

也有家长认为,控制孩子玩手机和游戏后,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花在学习上。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学习效率与学习时间并非一直正相关。超过一定时间,反而是负相关,此时,家长应该陪伴孩子进行更丰富的娱乐活动。

我见过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并非完全不玩手机和游戏,但无一例外都非常自律。其实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即便孩子喜欢玩手机,只要他能够自己控制好时间,那家长不妨适度放手,让孩子在自我掌控中越来越好;反之,如果孩子状态越来越差,那家长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究竟是因为学习受挫无法应对,而在虚拟世界寻求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是因为情感缺失,通过手机给予自我安慰……

当家长了解清楚孩子的需求后,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与老师及时沟通了解情况,用爱和鼓励充盈孩子的内心,让亲子快乐取代手机快乐。只有更高质量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手中的手机“拿得起放得下”。

来源:文汇报 作者:徐佳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的手机拿得起放得下?】相关内容!